大麻簡介
精神影響物質四種分類有四種:麻醉劑、抑制劑、興奮劑、幻覺劑。 用台灣現在比較普遍的物質來分的話,大概是K它命、FM2、搖頭丸、大麻這四種。 首先我們要從大麻的歷史來看。 望文生義,大「麻」本來並非娛樂用作物,反而是紡織用作物,也就是與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苧麻、瓊麻一樣,作為纖維、服飾使用。大家都知道麻料質輕、透氣,在天氣較熱的地 區是非常好的紡織素材。 不過你以為到底是什麼東西驅使神農氏嚐百草的? 我猜他當年應該也是碰到了什麼植物。「啊!這個好鏗!!」了以後才開始不斷尋找其他可以讓他有超脫體驗的植物吧。 因此,哪一個老祖宗的智慧把原本拿來做衣服的纖維不管用食用、吸食還是任何其他方法攝取到身體裡面,發現了這一個新世界已不可考。 而許多傳統部族,如非洲某些巫醫會使用曼陀羅或死藤水等幻覺劑來進行占卜儀式,與另外一個世界溝通,在美洲某些聚落,也就是哥倫布亂取的印地安人中,也存在著在儀式中吸食大麻與神靈溝通的傳統。而台灣其實現在也有合法的大麻使用,但並非平時吸食的葉片或者花,而是種子,在中醫中叫做「火麻仁」。現金市面上有的火麻仁都已經經過特殊處理,可能為炒製,或者放射線照射,無法發芽,所以想要買火麻仁回去自己種基本上不太可能。 關於成癮性問題,「成癮」本身的界定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但也些許被誇張化;一般定義有兩種,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心癮與身癮。 1. 用過很開心所以還想用,心癮。 2. 用過以後不用會很不舒服,會有戒斷症狀,身癮。 理論上大麻是不會造成身癮的,相對成癮的危險性較低。 而關於治療方面,大麻主要的有效成分分為兩種,THC與CBD。 一般娛樂用大麻中,使用者追求的是THC的濃度夠高,會有迷幻的感覺,也就是一般人說的「鏗」的感覺主要是這個成分造成的。 而醫藥用大麻,如對於青光眼、癲癇、帕金森氏症患者能夠有所改善的,則是有鎮靜效果的CBD居多。 因此娛樂用大麻重視的是THC,而醫藥用大麻則致力培養高CBD,低THC的物種。 至於OD〈用藥過量〉問題,關係到「有效劑量」與「致死劑量」兩條線的距離;大麻的兩條線距離非常遠,理論上在造成任何生命危險前就會先睡著,不太可能造成生命危險。至於有多不危險呢?THC的LD50〈半數致死量,假設有一百隻一公斤的老鼠,服用這個劑 量後有50隻會死亡〉,口服約為1270mg/kg,乘以一個成年人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