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展洋流發電可行嗎?

以臺灣附近最大的洋流黑潮來講,他的深度大概是在海面下600-700公尺的位置,你除了要把發電機固定在這麼深的位置外,還不能讓它被沖走。黑潮的流量大約是亞馬遜河的350倍,固定好之後,你還要用海纜把電送回陸地上。同樣的,海纜也必須要能承受住黑潮的衝擊,整套弄起來成本高的嚇人,雖然它穩定,但是無法商業化。

這就像歐洲一直有在想利用高空噴流(Jet Stream)來發電一樣,它們都非常穩定,而且能量巨大,沒有排碳、空氣污染的問題。到Windy.tv把高度調到10km、250hPa就可以看到一條一路從歐洲噴射到東亞的噴流。

成本太高,無法商業化。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寧願回頭在海上插風機,英國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世界最大的海上電廠倫敦陣列(London Array)第二期工程因為對海鳥似乎有些影響而被國會搞了一下。

反觀臺灣走在世界的前端,全世界排碳最高的電廠在臺灣,它的名字叫做台中火力發電廠,現在台中、彰化一帶,每天的空氣品質基本上都是橘燈起跳的,想看到綠燈不是颱風來,就是梅雨季節才有可能。

我們也不要核分裂發電,因為一座核電廠在除役前會產生一個奧運游泳池大小的高階核廢料,這實在太恐怖了。

所以我們的政府想在台灣海峽插滿風機,想像著臺灣就像東亞的大不列顛島一樣,結果風機發電最高的時候是在冬天(東北季風),用電最高的夏天除了偶爾颱風,基本上根本沒有什麼發電量,臺灣夏季的西南季風根本不穩定,西南季風從印度洋來到臺灣的時候已經沒有在印度洋時的風速與穩定度。

2016年11月風風光光通過的《巴黎協定》,號稱是人類對抗氣候變遷的一大步,但是必須要知道一件事:
即便人類完全遵守巴黎協定的減碳規範,在2040年時,地球的平均溫升仍然會達到攝氏2度,這是聯合國IPCC模式跑出來的結果。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 HDMI的傳輸率

HDMI2.0與YCbCr

​海洛因與安非他命